日韩精品一区精品_日韩国产一区二区在线_依人久久成人网站_欧美专区日韩高清_亚洲精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完美世界》txt全集,辰东,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

科德集團官方網站

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撰文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半年報”

來源: 發布日期:2020/7/23 15:42:21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7日訊 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衛華、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杜希雙、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王有捐、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撰文解讀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

國家統計局趙同錄: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整體經濟穩步復蘇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經濟增長實現了由負轉正,整體經濟穩步復蘇態勢明顯。

一、經濟運行穩步回升,增長實現了由負轉正

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一季度為下降6.8%,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現快速回升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867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99121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135122億元,增長1.9%。從環比看,經調整季節因素后,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1.5%,一季度為下降10.0%。

上半年,我國GDP為45661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

二、各行業均呈現回升勢頭,部分行業實現正增長

二季度,除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其他服務業受疫情影響較深仍在逐漸恢復外,其他行業增加值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農林漁牧業、工業、建筑業、金融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4%、4.1%、7.8%、7.2%、4.1%和15.7%,均高于GDP增速,合計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

上半年,農林牧漁業、金融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較快,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1%、6.6%和14.5%,合計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

三、投資拉動作用增強,消費出現回升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現,二季度三大需求對GDP拉動作用較一季度均有明顯改善,共同拉動經濟實現了正增長。

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5個百分點,扭轉了一季度向下拉動的態勢。資本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投資降幅收窄和工業存貨增長。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3.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存貨變動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居民生活有序恢復,加上各地促消費政策接連出臺,消費市場穩步回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向下拉動GDP 2.9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向下拉動GDP 2.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2.1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下降9.3%,較一季度收窄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較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

穩外貿政策加快落地,措施效果逐步顯現。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向下拉動GDP 0.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扭轉了一季度向下拉動的態勢。根據海關統計,出口自4月份起連續三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進口在4月、5月份兩位數下降后,于6月份“轉負為正”,進出口總體逐步回穩。由于出境游受疫情影響同比大幅減少,服務貿易逆差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四、新動能仍保持強勁支撐,經濟活躍度持續提升

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動能持續逆勢增長,為我國經濟復蘇提供強大動力。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而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以新技術為引領的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保持增長,1-5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4.7%、4.0%和3.8%,而同期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4%。上半年,網上商品零售持續加速,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4.3%,比一季度加快8.4個百分點,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

(作者趙同錄系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李鎖強: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 畜牧業生產逐步恢復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農業生產發展,狠抓糧食生產,積極落實生豬穩產保供政策舉措,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生產總體呈穩中向好態勢。

一、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

夏糧產量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據對夏糧主產區實割實測抽樣調查和對非主產區的重點調查推算,2020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856億斤,比2019年增加24.2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其中小麥產量2634億斤,增加15.1億斤,增長0.6%。

農業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夏糧播種面積穩中略減。各地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主動增加蔬菜、油菜籽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適當減少夏糧播種面積。2020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3.93億畝,比2019年減少272.4萬畝,下降0.7%,其中小麥3.41億畝,比上年減少410.2萬畝,下降1.2%。

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夏糧單產提高。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生長期內,主產區光溫水匹配較好,麥田墑情適宜,總體利于小麥生長和單產的提高。同時今年各地加大病蟲害防控力度,加強小麥后期“一噴三防”專業化服務,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2020年全國夏糧每畝產量363.8公斤,比2019年增加5.6公斤,增長1.6%,其中小麥每畝產量386.5公斤,比上年增加6.8公斤,增長1.8%。夏糧單產提高成為夏糧增產的主要因素,支撐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二、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家禽生產較快增長

隨著畜禽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畜禽產品調運和生產資料運輸逐步暢通以及生豬產能持續提升,畜牧業生產穩步恢復。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3489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422萬噸,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禽蛋和牛奶產量增加。

生豬出欄同比降幅收窄,存欄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25103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6243萬頭,下降19.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個百分點;豬肉產量1998萬噸,減少472萬噸,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各地狠抓各項生豬扶持政策落實,促進生豬復產擴能,生豬存欄連續回升。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33996萬頭,比一季度末增加1875萬頭,環比增長5.8%;比上年低點三季度末增加3321萬頭,增長10.8%,已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但是,生豬存欄仍比上年二季度末減少765萬頭,同比下降2.2%。

牛羊生產基本穩定,牛奶產量增加。上半年全國肉牛出欄1879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39萬頭,下降2.1%;牛肉產量278萬噸,減少10萬噸,下降3.4%;牛奶產量1431萬噸,增加105萬噸,增長7.9%。二季度末全國牛存欄9481萬頭,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3.0%。

上半年全國羊出欄12935萬只,比上年同期減少426萬只,下降3.2%;羊肉產量197萬噸,減少5萬噸,下降2.5%。二季度末全國羊存欄31624萬只,同比增長0.2%,環比增長3.4%。

家禽生產增長較快,禽產品產量增加。上半年全國家禽出欄65.88億只,比上年同期增加4.04億只,增長6.5%,增幅比一季度擴大5.8個百分點;禽肉產量1016萬噸,增加65萬噸,增長6.8%;禽蛋產量1623萬噸,增加107萬噸,增長7.1%。二季度末全國家禽存欄62.44億只,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8.9%。家禽生產延續增長態勢,較好發揮了對生豬產能不足的替代作用。

三、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同比上漲,漲幅比一季度大幅回落

二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21.1%,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7.9個百分點。分類別看,二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呈“二升二降”的特點,其中飼養動物及其產品上漲50.3%,漲幅比一季度回落38.3個百分點;農業產品略漲0.5%,林業和漁業產品分別下降2.7%和3.5%。

分品種看,谷物生產者價格上漲3.6%,其中小麥和稻谷分別上漲1.8%和1.2%,受生豬產能持續提升帶動需求增加影響,玉米生產者價格上漲4.8%,大豆上漲9.6%;蔬菜水果市場供應充足,蔬菜和水果生產者價格分別下降3.2%和10.0%;生豬生產者價格上漲89.3%,活牛上漲12.6%,活羊上漲10.2%;禽產品產量增加,活家禽生產者價格下降10.5%,禽蛋下降14.1%。

(作者李鎖強系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張衛華:工業生產明顯回升 重點行業持續發力

2020年上半年,我國遭遇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社會運行受到明顯沖擊,工業生產面臨諸多困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各項有效政策措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性成果,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工業經濟明顯恢復向好。

一、復工復產取得顯著成效,工業生產回升勢頭明顯

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快速調查顯示,工業企業開工情況從年初嚴重不足逐步恢復,二季度開工復產情況大幅好轉。截至6月中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基本全面開工,其中有68.4%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八成以上,較4月上旬上升17.2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由降轉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逐步收窄,1—6月份,工業生產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1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工業生產同比實現增長4.4%,一季度為下降8.4%。4、5、6月份,同比分別增長3.9%、4.4%、4.8%,增速逐月加快。

分三大門類看,二季度,采礦業、制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均實現由降轉升,同比分別增長1.1%、5.1%、3.2%,其中制造業恢復最為明顯,扭轉了一季度大幅下降10.2%的趨勢,增速已接近上年同期水平;6月份,三大門類分別增長1.7%、5.1%、5.5%,較上月均有所加快或保持穩定。

分產品看,1—6月份,612種工業產品中,204種產品累計產量同比實現增長,較一季度增加98種;6月份,355種產品實現增長,較上月增加11種,產品增長面為58.0%,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裝備制造業加速回升,高技術制造業和新興產品持續發力

裝備制造業顯著回升,有力拉動工業生產增長。二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而一季度為下降14.0%,為回升幅度最大的行業板塊,且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2個百分點;6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較上月繼續加快0.2個百分點,拉動工業生產增長3.2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受環保標準切換、購車補貼、基建加快推進等政策性因素影響,疊加消費市場恢復,6月份生產繼續加快至13.4%,創近兩年新高,其中載貨汽車產品增速升至創紀錄的83.0%;電子行業受訂單轉移到國內以及需求增加影響,增速升至12.6%;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行業均保持6.6%—9.6%的較快增長。

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新動能持續發力。二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而一季度為下降3.8%,為增速最高的行業板塊,與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6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較上月繼續加快1.1個百分點。新興產品繼續高速增長,6月份,3D打印設備、集成電路圓片、智能手表同比增長1至5倍,半導體分立器件、高性能化學纖維、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服務機器人等增長32.9%—81.9%。在各行業普遍遭受疫情沖擊的形勢下,新興產品需求表現良好,訂單逆勢增加,體現了新動能的發展韌性和增長持續性。

三、原材料行業由降轉升,消費品行業逐步恢復

原材料行業生產回升明顯。二季度,受基建項目加快推進影響,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而一季度為下降6.6%;6月份,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其中,鋼鐵、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原料等行業分別增長6.3%、4.8%、4.0%,均連續三個月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水泥、鋼材、初級形態塑料等主要原材料產品均從一季度的下滑中明顯恢復,6月份同比分別增長8.4%、7.5%、7.7%。

消費品行業降幅大幅收窄。二季度,消費品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8.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紡織、造紙、化纖等行業均實現由降轉升,增速在3.2%—4.9%,較一季度回升10.6—20.0個百分點。6月份,消費品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7%,與上月基本持平。

四、出口形勢有所好轉,醫藥、電子行業出口加速

工業出口實現增長。上半年,在全球商品貿易降幅不斷擴大的形勢下,我國工業出口降幅不斷收窄,二季度實現了增長,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0.8%,而一季度為下降10.3%。據世貿組織預計,同期全球商品貿易同比下降約18.5%。6月份,我國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6%。

醫藥、電子等行業出口快速增長。二季度,防疫物資產品國外需求強勁,醫藥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52.3%,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加快,醫藥產品出口加快為全球持續抗疫提供重要物資支撐;疫情期間全球推行居家辦公方式,電子行業出口增速升至14.5%,較一季度的下降5.8%有明顯好轉,有力拉動了工業出口增速轉正;專用設備、食品、電氣機械行業出口分別增長11.1%、46%、2.5%,而一季度均為下降7%以上。

五、產能利用率明顯回升

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4%,較一季度回升7.1個百分點;三大門類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1%、74.8%、70.6%,較一季度回升2.8—7.6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6.8%,較一季度回升10.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和電氣機械行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4%、78.1%,分別回升7.5、10.1個百分點。上半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1.1%,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總體仍處于近年低位。

六、企業效益狀況逐步改善

5月份,在成本壓力緩解、價格變動等有利因素作用下,工業企業利潤實現今年首次正增長,同比增長6.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82%,為今年首次同比提高。其中,石油加工、電力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9%、10.9%,化工、鋼鐵行業利潤明顯改善,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前5個月,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呈逐月好轉趨勢,累計利潤降幅逐月收窄。

盡管二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狀況明顯恢復向好,但仍面臨多年未遇的嚴峻復雜形勢。上半年總體看,工業生產、產品出口、企業效益均處于下降狀態,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更多困難。下階段,全球疫情仍可能持續蔓延,國際經貿形勢復雜嚴峻,保持工業經濟繼續回升向好勢頭仍存在不確定性。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應繼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支持出口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不斷鞏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勢頭。

(作者張衛華為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

國家統計局劉文華:能源供應保障有力 清潔能源比重穩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能源生產加快恢復,進口快速增長,供應保持充足,為經濟社會秩序持續恢復提供有力能源保障;清潔能源比重穩步提高,能源需求逐步回暖,能源消費降幅明顯收窄。

一、能源生產增長加快

上半年,能源領域復工復產持續推進,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增長加快。分品種看:

原煤生產實現正增長。原煤產量同比增長0.6%,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為下降0.5%。

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放緩0.7個百分點;原油加工量增長0.6%,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為下降4.6%。

天然氣生產高速增長。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非常規天然氣增長16.0%,拉動天然氣產量增長5.1個百分點。

電力生產降幅收窄。發電量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個百分點。分品種看,火電、水電分別下降1.6%、7.3%,收窄6.6、2.2個百分點;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均快速增長,分別增長7.2%、6.8%、9.1%,其中核電、風電加快6.0、1.1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回落1.8個百分點。

二、能源進口快速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快報數據,上半年煤炭進口高速增長,進口1.7億噸,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15.7個百分點;原油快速增長,進口2.7億噸,增長9.9%,比上年同期加快1.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4.9個百分點;天然氣較快增長,進口4835.9萬噸,增長3.3%,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

三、清潔能源比重提高

上半年,清潔電力生產比重有所提高,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一次電力占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7.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初步核算,天然氣、一次電力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占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四、能源消費降幅明顯收窄

上半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秩序持續恢復,工業、投資、消費等均呈回升態勢,加之居民生活用能的穩步增長,能源需求逐步回暖,能源消費降幅明顯收窄。占全社會能源消費六成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9個百分點。其中,電力、鋼鐵、化工、石化、建材、有色等六個主要耗能行業(合計能源消費占規模以上工業八成以上,合計增加值占三成左右)能源消費增長0.8%,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為下降3.2%;其他行業能源消費下降6.0%,收窄3.8個百分點。

初步核算,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9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上升1.4%,升幅比一季度回落2.6個百分點。

(作者劉文華系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杜希雙:服務業穩步復蘇 新動能彰顯潛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二季度服務業穩步復蘇,新動能彰顯優勢和潛力,企業發展預期持續改善。

一、出低谷,服務業逐步回升

服務業穩步復蘇。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257802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5%,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8.7個百分點。二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35122億元,由一季度同比下降5.2%轉為同比增長1.9%。

服務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回暖。6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2.3%,增速繼5月份由降轉升后繼續上升1.3個百分點。1—5月份,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4%,降幅比1—4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5.1個百分點。

服務業投資降幅收窄。上半年,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0%,降幅比1—5月份收窄2.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12.5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逆差大幅減少。1—5月份,我國服務出口7592.6億元,同比下降2.3%,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減少2851.5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繼續提高,進出口總額8095.5億元,同比增長8.7%,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3.3%,比上年同期提升9.3個百分點。

二、育新機,新動能展現潛力

新興服務業逆勢增長。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疫情沖擊下彰顯優勢和潛力,今年各月生產指數均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7.9%。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增速比1—4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逆勢增長,為中小微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前5個月,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同比增長12.0%。

新動能化“危”為“機”。疫情期間,電商平臺進一步滲透生產生活,遠程醫療、無人配送、在線教育、“云”辦公等數字化新動能在危機中展現強大潛力。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1—5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610.8億GB,同比增長35.2%;直播課程服務快速增長,規模以上線上教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4%;新技術開發應用持續快速發展,互聯網數據服務增長24.6%,信息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增長49.1%。

服務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疫情倒逼服務業積極應變,創新發展。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高出全部服務業投資8.2個百分點。1—5月份,我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其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同比分別增長42.3%、67.9%和49.8%。1—5月份,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7%和4.0%,均比1—4月份上升2.3個百分點。

三、向未來,企業信心保持穩定

服務業預期不斷改善。6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高于上月1.1個百分點,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臨界點,多數行業生產經營持續恢復。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處于59.0%及以上,業務量有所加大。6月份,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達到59.0%,企業信心繼續增強。

目前,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自3月份起連續4個月回升,隨著更多有利于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政策落地生效,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下階段服務業生產經營有望進一步改善。

(作者杜希雙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彭永濤:投資降幅明顯收窄 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穩投資各項工作,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降幅持續收窄;民生保障、高技術等領域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投資到位資金等回升較快。

一、投資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1—4月份、一季度和1—2月份分別收窄3.2、7.2、13.0和21.4個百分點,呈逐月收窄態勢。

分地區看,上半年,東部地區投資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下降11.9%,降幅收窄3.2個百分點;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分別增長1.1%和0.4%,1—5月份則分別下降0.9%和2.5%。有22個省(區、市)實現正增長,比1—5月份增加8個。

分產業看,上半年,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8%,增速比1—5月份加快3.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下降8.3%,降幅收窄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0%,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

二、民生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下降0.5%。

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5.3%,增速比1—5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投資增長10.8%,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衛生投資增長15.2%,增速加快5.7個百分點。

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增長5.5%,增速比1—5月份加快3.7個百分點。其中,牲畜飼養業投資增長54.3%,家禽飼養業投資增長40.8%,谷物種植業投資增長9.6%。

三、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5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13.6%,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8.2%,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增長5.0%,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4.7%。

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6.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2.0%,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21.8%,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9.4%,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7%,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增長4.5%。

四、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制造業等三大領域投資繼續改善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6個百分點。部分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實現正增長,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6%,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0.8%,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9.2%,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0.4%。

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升,上半年同比增長1.9%,而1—5月份為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6%,增速加快2.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下降1.9%,降幅收窄4.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收窄5.2個百分點。

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投資降幅分別收窄2.5和4.4個百分點。

五、民間投資穩步恢復

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7.3%,降幅比1—5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農林牧漁業民間投資增長0.1%,1—5月份為下降2.8%;制造業民間投資降幅比1—5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

六、投資先行指標明顯向好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13.5%,增速比1—5月份加快5.6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新高;投資到位資金也由下降轉為持平,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高達23.0%。此外,與投資高度相關的工程機械產品產銷兩旺,上半年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產量同比高速增長,挖掘機銷量持續走高。投資先行指標的明顯改善,預示著投資將有望繼續保持回升的勢頭。

(作者彭永濤系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藺濤:市場銷售持續回升 消費方式創新發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月份以來,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在各項促消費政策的帶動下,市場主體加快復商復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費有序增加,市場活力逐步提升,市場銷售持續改善。同時,消費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型消費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消費品市場持續好轉,回升態勢逐漸鞏固

市場銷售季度增速明顯回升。上半年消費品市場受疫情沖擊明顯,居民外出購物和就餐活動減少,隨著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和各項促消費政策的落地生效,居民增加外出活動,市場銷售明顯好轉。分季度看,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5.2%,收窄16.7個百分點;從市場規模看,二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萬億元,總量比一季度增加1.5萬億元。

消費品市場月度好轉態勢進一步延續。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改善。受上年同月汽車排放標準切換造成的高基數影響,6月份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2%。扣除汽車類商品,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降幅比5月份收窄2.5個百分點。

二、城鄉市場同步改善,鄉村市場好于城鎮市場

城鄉消費品市場均有好轉。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9345億元,同比下降1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911億元,下降10.9%。分季度看,二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2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降幅收窄13.8個百分點。從月度數據看,自3月份以來,城鄉市場均實現連續四個月回升。6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0%和1.2%,降幅分別比5月份收窄0.8和2個百分點,城鄉市場規模均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

鄉村消費品市場發展好于城鎮市場。在農村地區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等多因素帶動下,上半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降幅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低0.6個百分點。從居民消費支出看,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下降6.0%,降幅低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三、線上消費持續增長,實體店零售加快好轉

網上商品零售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在促消費政策和“618”購物節的疊加帶動下,線上購物增速繼續加快。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4.7億件,同比增長36.8%,業務收入完成797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6月1日-18日,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6.8億件,同比增長48.7%,快遞日均業務量接近2.6億件。

實體店零售繼續改善。隨著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居民外出購物增多,實體店零售業務穩步回升。上半年,在限額以上單位有店鋪零售中,各類業態商品零售均比一季度有所改善。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超市和倉儲會員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和14.1%,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加快1.9和2.5個百分點;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3.6%、14.1%和14.4%,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11.3、10.6和14.3個百分點。

四、商品零售恢復較快,餐飲和住宿行業持續改善

商品零售持續好轉,商品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7%,其中,二季度商品零售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1個百分點,月度商品零售連續四個月好轉,特別是6月份商品零售額與上年同月基本持平。從商品類別看,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和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5%,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2.5和0.6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18個商品類值均比一季度有所好轉;從月度數據看,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平穩,吃類和用類商品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穿類商品零售額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月水平;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6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比5月份加快7.6、4.4、5.5、6.2和7.4個百分點。

餐飲和住宿收入降幅明顯收窄。上半年,餐飲收入同比下降32.8%,其中,二季度餐飲收入比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餐飲收入連續三個月好轉。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顯示,自2月下旬以來,餐飲業達產率穩步提升。特別是快餐服務、餐飲配送及外賣送餐服務等行業經營恢復水平較高,截至6月中旬,快餐和外賣相關行業的達產率高于餐飲業整體約10個百分點。從客房收入看,上半年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客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超過7個百分點。

五、商品供給穩定充足,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足。各地區和各部門保供穩價系列政策的持續發力,國內市場供應總體平穩。上半年,消費品工業生產中食品制造業增加值接近上年同期水平,降幅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低0.8個百分點;醫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與消費相關領域的投資增勢良好。上半年,教育行業和醫藥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0.8%和13.6%,實現兩位數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9.4%,明顯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水平。

市場活躍度持續回升。6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四個月在榮枯線以上,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三個月在榮枯線以上,住宿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9%,比5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四個月回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鐵路發送旅客8.18億人次,鐵路客流連續四個月回升。其中,6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66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553萬人次,環比增加47萬人次,增長9.4%。

綜合來看,近幾個月以來,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平穩,消費升級類商品逐步恢復,餐飲收入持續改善,市場銷售穩步好轉。下一階段,隨著“六穩”和“六保”相關政策落地生效,疊加前期各項促消費政策效果,消費市場有望延續回升態勢。

(作者藺濤系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張毅: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重點群體就業仍需關注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面臨多年少有的較大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就業出現改善勢頭。但隨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當前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一、綜合多項指標看,就業形勢逐步改善

二季度,隨著疫情影響減弱,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各項就業政策持續見效,就業形勢逐步改善,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0%、5.9%、5.7%,呈逐步回落,其中6月份失業率較2月的頂峰下降0.5個百分點。前期因疫情影響退出的勞動力陸續返回,絕大多數已重新尋找并找到工作,6月份城鎮勞動參與率較2月份上升10個百分點左右,比疫情前的1月份高約0.6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水平接近。6月份,城鎮就業總量較2月份增長超過19%,就業人數已超過1月份,且多數行業達到疫情前水平;城鎮就業人員中在職未上班比重從2月份的近50%降至1%以下,已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達46.8小時,比2月份提高6.6小時,比1月份略高0.1小時。

此外,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1—6月份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

二、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

雖然就業形勢較疫情初期有所好轉,但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企業用工需求偏弱,失業率高位運行,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仍高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外來農業人口(主要是進城農民工)失業率同比高0.7個百分點,反映出農民工就業受疫情影響大。在整體失業率下降背景下,16—24歲青年失業率近幾個月持續上升,6月份環比又上升0.6個百分點。其中,高校畢業生就業預期高,部分畢業生存在知識技能與市場需求錯位現象,畢業季到來后大量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將更加突出。同時,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還需一段時間,6月份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合計就業人數仍較1月份少近3%。

三、加大政策實施力度,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去抓,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就業政策。下一步,要繼續加大就業政策實施力度,抓實抓細落實,促進就業形勢不斷改善。一是援企穩崗穩就業,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合理下調企業稅費和社保負擔,擴大減免房租、水電、寬帶等費用的企業受益范圍。二是細化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政策,繼續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保障好農民工在就業地公平享受就業服務,做好針對性職業技能培訓。三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加大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力度,落實好各項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政策。

(作者張毅系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國家統計局王有捐:CPI呈結構性上漲 PPI低位運行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保供穩價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供求關系總體穩定,CPI結構性上漲,漲幅趨勢回落,PPI低位運行,保持下降走勢。

一、消費領域價格結構性上漲,食品價格上漲較多

CPI漲幅呈回落態勢。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分月看,CPI漲幅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因素影響,1月份和2月份CPI上漲較多,環比分別上漲1.4%和0.8%,同比分別上漲5.4%和5.2%。隨著交通物流逐漸恢復,各地加大保供力度,市場供需狀況好轉,3月份開始,CPI環比連續四個月下降,同比漲幅也由3月份的4.3%回落到6月份的2.5%,重回“2時代”。

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漲幅較大。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16.2%,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1.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的八成多。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4.3%,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96.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2.52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的六成多。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春節、非洲豬瘟疫情與“豬周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到階段性高點21.9%;中央出臺保供穩價政策后,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貫徹落實,豬肉儲備投放供應改善,生豬產能逐步恢復,產銷秩序逐漸正常,3月份起,豬肉價格連續下降,5月份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回落至10.6%;6月份,受生豬出欄減緩、進口量減少和團體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環比略有上漲。在豬肉價格變動影響下,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同比漲幅也逐步回落,上半年平均分別上漲20.2%、11.1%、10.6%和7.8%。鮮菜價格季節性變動特征明顯,上半年平均上漲3.4%。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鮮果價格同比持續下降,上半年平均下降13.3%。去年雞苗補欄、擴欄明顯,雞蛋供應充足,上半年價格下降4.7%。

能源價格持續下降。上半年,國際油價大幅變動,國內油氣價格也隨之調整,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2.4%和13.3%,降幅分別比去年同期擴大10.0和11.1個百分點;液化石油氣價格下降4.0%,去年同期為上漲3.8%。受需求偏弱影響,上半年居民用煤價格下降1.8%,去年同期為上漲3.9%。

核心CPI基本穩定。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商場和門店客流量普遍減少,一些商家加大促銷折扣力度,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略有下降。上半年,大型家用器具、小家電、鞋類和室內裝飾品價格分別下降1.9%、1.4%、0.7%和0.5%。疫情也影響了服務消費需求,服務市場供需均有收縮,價格穩中略降。上半年,服務價格上漲1.0%,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其中,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和養老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5%、2.4%和2.0%;文化娛樂服務和通信服務價格分別下降0.6%和0.5%。

二、生產領域價格低位運行,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波動較大

PPI保持下降走勢。上半年,全國PPI由去年同期上漲0.3%轉為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3個百分點。分月看,1月份,P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1%;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月份起,PPI環比和同比轉降,環比降幅從0.5%擴大至4月份的1.3%,同比降幅從0.4%擴大至4月份的3.1%。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需求有所改善,5月份PPI環比降幅收窄,但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同比降幅擴大至3.7%;6月份,PPI環比止降轉漲,上漲0.4%,同比降幅收窄至3.0%。

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大幅震蕩。上半年,受主要產油國“價格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波及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震蕩,各月環比漲跌幅在-35.7%至38.2%之間,同比漲跌幅在-57.6%至17.5%之間,上半年平均下降27.0%。其下游的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以及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價格均隨之下行,上半年降幅分別為13.8%、12.3%、6.5%和1.7%。上述五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下降約1.30個百分點,占PPI總降幅的近七成。

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上半年,疫情導致工業生產和投資受到抑制,金屬相關行業需求整體偏弱。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4.1%,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3.6個百分點。其中,鋼筋價格下降6.1%,特厚板價格下降3.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2.2%,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銅冶煉和鋁冶煉價格分別下降4.6%和2.9%。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合計影響P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此外,受避險情緒升溫影響,金冶煉和銀冶煉價格分別上漲24.4%和9.9%。

其他行業價格總體平穩。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產品供應偏緊,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醫藥制造業價格分別上漲6.3%和0.8%。裝備制造業價格漲跌互現。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價格上漲0.7%,通用設備制造業價格上漲0.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下降1.5%,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0.5%。

(作者王有捐系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

國家統計局方曉丹:居民收入名義增速回升 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

上半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在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國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特別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穩定增長。

一、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實際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長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于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實際收入降幅小于城鎮居民1.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4下降至2.68,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二、工資收入小幅增長,穩就業等政策為居民增收奠定基礎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010元,增長2.5%,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個百分點。主要是各地復工復產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恢復,經濟基本盤穩固為工資性收入增長奠定基礎。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就業形勢整體在逐步好轉,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人數環比回升,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數量比一季度末增加5501萬人;信息技術、電熱水氣生產和供應、衛生和公共管理等受疫情沖擊相對較小的行業,就業人員人均工資收入穩中有升;部分地區為一線防疫工作的醫護人員、社區及相關部門行業人員發放抗疫補貼,增加公益性崗位,這些因素對居民工資性收入的穩定增加起到積極作用。

三、轉移凈收入加快增長,低收入困難群體生活得到重點保障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2938元,增長8.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加快1.4個百分點,拉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個百分點。各地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減,養老金和離退休金按時足額發放,物價聯動機制及時啟動,尤其是各級政府針對特殊群體發放價格補貼,加大臨時救助力度,重點做好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共同促進居民轉移收入較快增長。其中,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9.3%,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增長13.2%,人均政策性生活補貼增長13.1%。轉移凈收入加快增長對于在疫情沖擊下有效保障基本民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四、經營凈收入降幅收窄,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實現由降轉升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個百分點。其中,人均二三產經營凈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個百分點。主要是得益于階段性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普惠性金融等政策支持,個體經營戶和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有效降低,經營困難逐步得到紓解,經營情況比一季度有所好轉。同時,生豬、牛羊等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牧業經營凈收入增長帶動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由一季度的下降1.1%轉為增長1.8%。

五、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恢復,食品煙酒等基本生活支出穩定增長

上半年,各地堅持民生導向,發放各類消費券、文旅融合發展“夜經濟”、助力搞活“小店經濟”,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擴大消費,大力推動居民消費回升。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降幅明顯收窄,名義降幅和實際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2.3和3.2個百分點。米面糧油、菜肉禽蛋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得到充足保障,居民居家用餐增多,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增長5.0%,比一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其中,人均蔬菜類支出增長15.6%,人均肉類支出增長42.0%,人均禽類支出增長36.0%,人均蛋類支出增長25.7%。居民部分生活消費支出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通信支出增長3.0%,一季度為下降2.9%;人均個人用品支出增長2.2%,一季度為下降1.7%。

六、新的消費增長點帶動居民消費回補,線上消費、健康消費勢頭強勁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網絡購物、在線娛樂、線上課堂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逆勢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次數普遍增多,人均郵費支出增長10.8%。為適應居家辦公學習需求,人均購買家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支出分別增長19.4%和79.6%。疫情后居民健康理念進一步加強,健康生活方式意識明顯提高,健康消費需求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購買醫用酒精、口罩等醫療衛生器具支出增長3.3倍,人均購買洗滌及衛生用品支出增長19.9%,人均購買健身器材支出增長13.7%。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系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

歡迎轉載分享,轉載注明挖掘機加長臂、拆樓機加長臂、抓木器、快換接頭、松土器專業

   

 

 

   官方網站地址http://www.7606m.com非常感謝!

產品精確查找:

選擇產品類型
請選擇產品小類
搜索產品
微信二維碼
微博二維碼
關于科德
集團介紹
科德文化
技術研究
生產現場
廠區一覽
榮譽資質
我們的優勢
產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機挖斗
振動錘
液壓剪
破碎錘
抓木器
抓鉗器
快換裝置
松土器
產品應用
施工案例
產品視頻
新聞動態
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技術資料
維修中心
中心簡介
維修流程
客戶中心
售后服務
在線留言
科德榮譽資質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訓發展
Q&A
在線簡歷
聯系我們
聯系方式
營銷網絡
 合作品牌: 沃爾沃集團 |  大宇(中國) |  韓國斗山 |  神鋼工程機械 |  日立(中國) |  小松(中國) |  卡特(中國) | 
衡陽市科德工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0019050號-1 技術支持:睿博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德清县| 海伦市| 洛扎县| 黑龙江省| 盈江县| 铅山县| 克山县| 灵宝市| 弥勒县| 保德县| 大安市| 博乐市| 双流县| 七台河市| 常州市| 开阳县| 娱乐| 邛崃市| 八宿县| 镇巴县| 克拉玛依市| 龙泉市| 博爱县| 山东省| 迭部县| 邵东县| 万盛区| 东港市| 昌都县| 仙桃市| 高密市| 沙洋县| 简阳市| 凉城县| 金坛市| 扎兰屯市| 株洲市| 香港 | 乳源| 绩溪县|